close

兒童書桌椅成長書桌椅兒童書桌椅成長書桌樂澄人體工學人體工學成長書桌

檢視相片

我們的對手非常大膽且熟練。儘管我們在戰爭浩劫中相互廝殺,但請容我說一句,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前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對隆美爾的評語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墨索里尼為了證明義大利是「偉大的國家」急切地想征服新殖民地,然而他的部隊素質低落,在北非的戰役節節敗退,最後只得尋求德國協助。納粹德國領袖希特勒(Adolf Hitler)於是派出他手下的常勝軍、剛升為中將的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出征北非,領導由德義兩國兵團組成的北非軍。

檢視相片
被升為一級上將的隆美爾在北非和下屬討論戰略。(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隆美爾在北非和部屬討論戰略(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北非沙漠環境嚴酷,白天溫度可達攝氏50度,晚上又瞬間降到攝氏0度,夏季非常長,水資源缺乏,種種因素都讓歐洲人非常難以適應,經常脫水、中暑或者罹患痢疾。飛揚的沙塵也會使武器和通訊設備的功能及壽命下降,不定時的沙塵暴也會妨礙電波通訊,影響作戰時的通訊。不僅生存環境要適應,作戰方式也和歐洲不大一樣,由於沙漠沒有遮蔽物,敵人容易被發現,相反的軍隊行蹤也容易暴露,戰略顯得更加重要,要如何在發現敵軍後迅速進入作戰模式,同時不被敵方發現是作戰致勝關鍵。

檢視相片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左)與希特勒(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左)與希特勒(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善用沙漠地形  隆美爾在北非沙漠一展軍事長才

隆美爾在北非充分展現自己的軍事天才,靈活運用部隊武器,有效利用沙漠的地形特點進行攻擊,多次以少勝多,擊敗北非的英國軍隊,佔領了托卜魯克(Tobruk),征服昔蘭尼加(Cyrenaica)還將英軍逐出利比亞(Lybia)。然而戰術無法彌補物資的懸殊,當時英軍的後勤補給遠比德軍來得多且快,希特勒也不太重視北非戰場,北非軍的補給愈來愈不足,甚至連坦克車需要的石油都沒有,且經過14個月戰役,士兵們健康狀況越來越差,隆美爾本人也深受痢疾與眼疾所苦,北非軍最終走到瓶頸,逐次被擊敗,最後希特勒只得放棄北非戰場,隆美爾也被調回歐洲養病。

檢視相片
沙漠中奔馳的非洲軍三號戰車。(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沙漠中奔馳的非洲軍三號戰車。(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雖然德軍最終沒辦法打下北非,但在艱苦的作戰環境和缺乏物資的狀態下,隆美爾竟還能多次擊敗英軍,苦撐14個月,足以證明隆美爾的戰略能力,被英國人封為「沙漠之狐」(Desert Fox)。此外,隆美爾對待戰俘的方式也相當慎重,不會隨意虐殺、虐待。

隆美爾二戰成名  來去無蹤 被稱「幽靈師」

檢視相片
1917年10月的隆美爾中尉。(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17年10月的隆美爾中尉。(wikipedia/public domain)

1891年出生的隆美爾,年少時的夢想是擔任工程師,後在父親的鼓勵下從軍。一次大戰前他就在軍中服役,一直到二戰才聲名大噪。隆美爾在1940年接掌納粹德國的第七裝甲師,他雖為步兵出身,卻十分熟悉機動作戰。當時德軍共有2800輛的戰車、盟軍卻有4000輛,但他率領的第七裝甲師速度極快,行蹤難以捉模,以速度彌補數量劣勢,被英法聯軍稱為「幽靈師」,形容他們來無影去無蹤。他們率先度過塞納河一路打到英吉利海峽邊的瑟堡(Cherbourg),俘虜人數高達9萬多人,戰果豐碩。

檢視相片
北非戰役中的瑪蒂達二型坦克。(wikipedia/public domain)

北非戰役中的瑪蒂達二型坦克。(wikipedia/public domain)

此外,第七裝甲師在阿拉斯戰役中遇到武器精良的英國軍隊,德軍配備的37公厘PaK 36戰防砲遇到英國的瑪蒂爾達二型重裝甲坦克,根本無效。隆美爾於是將88公釐高射砲用作反裝甲用途,對付瑪蒂爾達二型,足見隆美爾大膽的作戰風格,最後英軍蒙受大量損失後撤退。

涉入政變 遭希特勒處死

檢視相片
7月20日密謀案發生的現場。(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7月20日密謀案發生的現場。(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自希特勒當權以來,德國仍有反對其政權者,二戰後期,反對者主張刺殺希特勒以推翻以納粹為首的德國政府、進而和西方同盟國達成和平協議。1944年7月20日,反希特勒軍官在戰地指揮部「狼穴」基地引爆炸彈,企圖藉此炸死當時希特勒,但最後只讓希特勒受到輕傷,行動失敗。希特勒下令逮捕反抗分子,隆美爾也牽涉其中。


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派遣的兩名使者柏根多夫(Wilhelm Burgdorf)和麥塞爾(Ernst Maisel)將軍帶著氰化物膠囊前往隆美爾家中,逼迫隆美爾服毒自盡。事後德國官方宣稱隆美爾死於心臟病,並舉行盛大的國葬來哀悼隆美爾,一直到二戰結束後,隆美爾的真正死因才水落石出。

檢視相片
隆美爾的國葬儀式。(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隆美爾的國葬儀式。(Bundesarchiv, Bild @wikipedia/CC BY-SA 3.0)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9月19日──麥卡錫主義肆虐,美國政府禁止喜劇泰斗卓別林入境
歷史上的今天》9月7日──「保持冷靜,繼續前進」倫敦陷入納粹空軍狂轟濫炸



以下文章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E6%AD%B7%E5%8F%B2%E4%B8%8A%E7%9A%84%E4%BB%8A%E5%A4%A9-10%E6%9C%8814%E6%97兒童書桌成長書桌椅兒童書桌椅成長書桌椅兒童書桌椅成長書桌書桌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QQ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sephusi2y 的頭像
    josephusi2y

    樂澄成長椅,樂澄書桌椅,樂澄陪孩子長大,

    josephusi2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